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工业经济》观点精粹 | 以信息化促就业

孙伟增,郭冬梅 中国工业经济 2022-12-31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766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孙伟增,郭冬梅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1期,原标题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与影响路径》。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网络强国、宽带中国、人工智能、新基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举措。近年来,中国以4G、5G为代表的信息领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当前,国际经济增长低迷,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问题关注度持续上升。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大量新增劳动力需求和职业需求,数字经济下企业就业岗位需求多元化,人才吸附能力增强(Acemoglu and Autor,2011);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常规性或者重复性劳动岗位大幅缩减(Autor et al.,2006),劳动力替代效应逐渐显现。2018年,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的《2018未来就业》报告预测,未来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将取代7500万份工作。可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业市场的机遇和风险并存。

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带来的收益不仅局限于信息化投资本身,而是在诸多领域都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深远影响。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例如,向信息化、数字化生产和销售模式转型,从而作用于其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从市场需求端倒逼企业调整生产行为和劳动力需求。


研究发现


孙伟增和郭冬梅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1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与影响路径》聚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本地区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其中,信息化冲击对于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低技能劳动力并没有表现出挤出效应。

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国有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城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提升要高于其他企业;在面临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更新的冲击下,服务业企业和大城市的企业更多地承接了低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就业;非国有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业企业和中小城市企业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显著提升。

进一步地机制研究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和经营范围扩大;其中,生产规模效应和生产效率效应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需求总量;而信息化水平和经营范围的变化则主要决定了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调整。


研究启示


(1)信息技术赋能下,应加快部署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企业就业空间。一方面,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产业链条中带动更多劳动力转岗就业;另一方面,加速传统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提升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智能服务能力,带动更多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此外,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2)要强化数字人才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数字领域新兴专业,扩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人才培养规模,同时引导企业用好用活教育培训经费,加强数字技能在职培训。重点加大技能培训在中低技能劳动力群体中的普及,引导其向高技能劳动力升级转化。提高人才素质、填补人才缺口,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带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拓展了就业空间的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一系列衍生问题,诸如数字人才供给缺口大、适应劳动者流动性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及用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因此应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数字人才在人才落户、招聘录用等方面的政策,全面做好数字人才激励工作。同时基于数字经济探索构建规范的企业就业制度体系,强化风险应对,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就业形势感知、科学决策和风险预警能力,给予企业和劳动力健康的发展空间,优化升级就业环境。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Stata文件
程序DO文件
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洪银兴,桂 林.公平竞争背景下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路径——马克思资本和市场理论的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21,(1):5-16.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洪银兴和桂林(2021),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2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0)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中国工业经济》官方公众号
微信号:ciejournal

敬请关注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